干貨 | 汽車租賃公司五項經營風險分析與應對
核心看點
汽車租賃業務的經營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租賃流動性高;
二是租車是高附加值商品,具有流動性;
三是租賃車輛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
汽車租賃的固有特點決定了汽車租賃業務的高風險。風險防范是指汽車租賃公司在經營汽車租賃業務時識別和防范現有風險。
風險分析
1.經營風險。
是指經營管理因素對汽車租賃業務當事人經濟效益的可能性。經營風險主要體現在租賃項目的選擇和融資過程中,不詳細分析研究當前市場和未來供需,不確定項目可能性,降低利潤率甚至虧損;或由于管理不善,資金不足,未能按時為承租人提供車輛和服務,造成損失。
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承租人使用真實身份租車,但由于承租人經濟狀況惡化,車輛抵押或轉租給第三方,使車輛在租賃過程中失控;或承租人拖欠租金,使出租人無法正常、順利地經營資金。其次,承租人惡意租車的目的是欺騙租賃車輛,非法盜竊、出售、抵押牟利。惡意租車人除使用虛假、偽造的身份證明外,還開始使用真實的營業執照和其他法人身份證明欺騙租賃,使汽車租賃公司難以防范,造成經營風險。
3.重大交通事故風險汽車租賃行業屬于交通行業,主要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在使用租賃車輛的過程中,承租人很難避免交通事故甚至重大交通事故。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可能造成車輛損失、損壞和人員傷亡。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保險公司索賠,實際損失也可能遠遠超過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給汽車租賃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4.操作不當會增加車輛故障率的風險。
承租人因駕駛習慣或主觀故意操作不當,導致重大故障或故障率上升,導致停車,大大提高汽車租賃公司的維護成本和零部件成本,導致車輛迅速貶值。
5.降低出租率的風險。
在租車過程中,由于承租人的原因,租賃車輛可能會停車,從而影響租賃率。例如,租賃車輛被盜,租賃車輛因刑事或民事訴訟攜帶強烈氣味物品被拘留。此外,一些城市的分時限制政策也會導致一些租賃車輛停車。
風險防范
在汽車租賃公司的風險管理中,風險是不可能避免的,要科學預防,Z大限度地分散、解決和有效補救。
加強信用審計。
信用審計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基本信息審計。汽車租賃公司應嚴格審查承租人資格,通過技術和網絡手段識別承租人持有的身份證件的真實性。
二是查詢承租人的銀行信用信息。檢查承租人的銀行信用,包括個人信用記錄和貸款。
第三,以前的汽車租賃信用信息。承租人過去的汽車租賃信用記錄可通過行業協會建立的企業信息平臺或汽車租賃信用信息平臺查詢。
第四,企業審計和評級。對企業用戶的相關文件、相關文件、聲譽、業務能力、財務狀況等信息,并與評級較低的企業用戶合作。
2.加強科技應用。
利用全球車載衛星定位系統,建立企業車輛信息管理平臺,加強車輛實時管理。如發生車輛盜竊、搶劫、盜竊等事件,應及時報告。
風險補救措施。
1車輛失控補救。
確認租賃車輛失控后,應盡快找到承租人和租賃車輛的下落,并收集租賃合同等證據。汽車租賃公司未收回車輛和欠款的,承租人的行為屬于刑事犯罪的,汽車租賃公司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非刑事案件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車輛被盜補救。
租賃車輛被盜后,出租人應立即與承租人合作,向公安部門報告,并通知保險公司。案件3個月內未破案的,汽車租賃公司可以憑公安部門出具的《車輛盜竊證》向保險公司辦理賠償手續。
3拖欠租金補救。
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出租人可以根據承租人拖欠的租金隨時終止合同,主要目標是盡快收回租賃車輛,防止租賃車輛管理失控,避免更大的風險。此外,承租人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